2024-12-12
導語
為保持對環(huán)境違法犯罪行為從嚴懲處的高壓態(tài)勢,充分發(fā)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導作用,我們從周一至周五每日選輯一個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打擊犯罪、保護生態(tài),請關注“每日環(huán)保督察掃描”。
案例一 廣東省陽江市某機動車檢驗機構使用作弊器等違法手段涉嫌構成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案情簡介
廣東省陽江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利用“天地人車”機動車排放監(jiān)管平臺開展巡查時發(fā)現,屬于同一實際控制人的4家檢驗機構出具的報告中,大量不同車型車輛存在相同的標準校驗號(CVN)和軟件標定識別碼(CAL ID)??紤]到案件涉及企業(yè)多、影響廣,陽江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立即會同市公安局,抽調13名骨干專家成立專案組,連續(xù)20天開展證據采集和專案研判,調取1萬余條數據和5000余個視頻記錄,對4家檢驗機構過程數據和視頻監(jiān)控進行比對分析。最終出動警力及執(zhí)法人員250余人,對4家檢驗機構統一收網。
經調查,4家機構通過使用OBD作弊器、替車替氣檢驗和修改軟件參數等多種方式,為5000余輛外觀檢驗和排放檢驗不合格的機動車出具虛假合格檢驗報告。陽江市公安局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36人,繳獲OBD模擬器、電腦主機、尾氣轉換三通閥和替檢車輛等大批作案工具。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huán)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該機構違法所得達到三十萬元以上,涉嫌構成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陽江市公安局已刑事立案4起,刑事拘留21人,取保候審4人。
啟示意義CAL ID和CVN碼是相同批次車型的唯一標識。該檢驗機構通過多種作弊手段,用相同的CAL ID和CVN碼代替不同批次車型OBD信息,出具虛假排放檢驗報告,違法所得超過30萬的,符合兩高司法解釋中關于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的認定情形。此案涉及多家機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和公安機關建立聯合偵辦機制,多次召集專案研判會,深入分析案情、研判偵查方向,最終查清4家檢驗機構背后的團伙造假行為。
【來源:生態(tài)環(huán)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