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4月10日,長沙女孩被老師用三角尺砸傷頭骨案,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宋雨明故意傷害案二審宣判,維持原判(即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被害人父母表示,將申請再審。
浙江瑞安林老師因學生玩水槍噴到其面部,實施不當懲戒。5月18日,瑞安市教育局通報確認教師行為屬實,對其作出記過處分,公安部門經立案調查,對其做出行政拘留處理。
許多同行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將“保護好自己”放在首位,如此才有益于傳道授業(yè)解惑,為學生的成長生發(fā)正面影響。
想起上次參加培訓,授課的教師很貼心地,面帶微笑地多次提到——咱們作為老師,一定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
結合上述事件與培訓內容,使我加深了認識,并思考:一線教師,應該怎么有效地保護好自己呢?
我的愚見,是破除三個盲區(qū)——
一、破除法律法規(guī)盲區(qū)
借此機會,我有意識再次研讀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弄清楚了懲戒學生要根據其違規(guī)違紀行為甄別、判斷為輕微與嚴重兩個程度,同時還要區(qū)分低齡與高學段(五、六年級以上),采取不同的分級懲戒措施:
初次犯錯:批評,課間教育;
多次犯錯:書面檢討,家校交流、公益勞動;
暴力傾向:上報學校,聯合管教。如果學生行為升級為肢體攻擊,可報警。
懲戒要必須體現“必要性”和“適度性”,超過合理范圍的可能就是“暴力”,也就可能觸及法律底線。
依法從教,是教師自我防護的第一層鎧甲,無此鎧甲護身,無異是在教育潛在風險中裸奔。之前學校曾要求學習,當時感受不深刻,此次認識到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可能在無意識中觸犯法律,還自以為是好心辦好事。我將此理解為高壓線,一旦觸及,就是100%的危險,因此保持高度警惕,有利于自身安全。
接下來,我將繼續(xù)加強對《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可能達不到法律從業(yè)者的專業(yè)度,但也要了解其中不能觸及的高壓線行為。了解越深入,就會越多一分敬畏心,為自己的安全天平多增加一顆砝碼。
二、破除認知盲區(qū)
1、破除舊觀念
不要老拿“二十年前”、“過去”說事。不是所有事物都適合懷舊。
我國的經濟經歷了跨越式發(fā)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老師要積極擁抱新時代,看到這個時代的學生的需求,就不再只是吃飽穿暖。他們身處物質豐富的環(huán)境中,但身心承受的壓力重于過去。只有理解、認同這個事實,才能和學生有效交流,使教育效果良好。
2、嚴師出高徒?
2023年體罰案件中,相當多的老師懷揣自以為“為學生好”的初衷,相信“嚴師出高徒”而敗訴,受到法律制裁。
即使家長授權、同意的管教手段,如常說的:“請您嚴格要求,孩子不聽話就打”,聽上去充滿信任與尊重,但是照單接收,就可能是在違法的高壓線上玩走鋼絲。
三、破除策略盲區(qū)
面對當前教育的各項難題,作為老師真是不容易,適當發(fā)發(fā)牢騷,舒緩情緒是可以的。如果只是停留于抱怨、指責中,就會被低能量擠占有效解決問題的時間和精力。平心而論,這份工作帶給大家的,肯定還是有各自所需的部分。
問題兒童管教難度確實大(在此方面,我不比任何老師強),包括當前的外在因素與大環(huán)境,很多不是一個老師可以改變的,對此不要較勁。但是改變自身,是可控的,因此,做你能做的。其一,將抱怨替換成積極的策略導向,致力于解決問題,積累產生良好感受的成功體驗。